青白江红庙子公墓有没咨询电话春秋战国墓葬群

2022-09-15 20:05:12人阅读老吴公墓
2016年3月,为建设一处物流园,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街道双元村开展前期例行的考古勘探。没想到竟然发现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船棺墓群。截至目前,共发掘清理墓葬180座,规模为近年来罕见。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现场领队王天佑介绍,墓群年代跨度200多年,从春秋晚期延续至战国中晚期。

在发掘现场,足有两个足球场大的平地内,密集分布着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大部分为南北向,少量为东西向,大部分墓葬葬具为船棺。多数墓葬成组分布,有的两座一组,有的三座一组,也有十多座一组的。

其中最大的一座M154号墓位于中间地带,漆黑厚重的船棺躺在两米多深的墓坑内,可以清晰看出棺身连同棺盖是由整段古木制成。船棺的周围还均匀地抹着厚厚一层用于密封的青膏泥。

这次出土的随葬品中有大量的青铜器、陶器、漆木器、玉石器。其中,出土青铜器的数量多达540余件,且保存完整,纹饰精美,包括兵器、容器、工具、饰件等。另外还出土8枚印章,40余件器形精美、色彩亮丽的漆木器,以及500余件陶器。部分器具中还发现稻、瓜籽、桃核等农作物。

这批青铜器存放在青白江区博物馆,鼎、壶、敦、鍪(móu),戈、钺(yuè)、剑、矛,斤、凿、锯、削,品种多样、琳琅满目,形制优美、花纹绚丽,精致小巧、富有品味,让人领略到古蜀文明的丰富多彩。

其中一件青铜盏,盖、身大部分饰蟠螭纹,捉手、器耳、器足采用透雕、浮雕工艺,精美异常,可见当时制造工艺的精湛。有两件青铜戈,戈身上分别绘有精致的龙纹、虎纹浮雕,活脱脱一个“龙虎斗”;还有一套约4厘米长、颇为精制的各式铜削刀等小微器具。

这次出土青铜器的纹饰大部分为巴蜀文化中的常见纹饰,包括蝉纹、虎纹、龙纹、手心纹、巴蜀图语等。另外有少量青铜容器的风格与楚文化的铜器风格接近。由此判断墓葬年代大部分在秦灭巴蜀以前。

2018年4月12日,成都青白江双元村船棺葬群是近年来成都平原古蜀考古的重要发现,其中M154号墓的墓坑深约2.3米,船棺长约6.1米,宽约1米,棺内出土器物数量最多、等级最高,是整个墓地葬具保存最完整、也是最大的一座船棺墓葬,算得上这里的“棺王”。 

M154号船棺墓腰坑出土的成套青铜器中,铜缶金属光泽依旧,铜匜内精美纹饰也渐渐清晰,不仅有仙鹤、树,还刻有斟酒、跳舞、拉弓射箭等不同形态的人像。

除此以外,“棺王”内出土了数量众多漆木器残片,主要器型包括耳杯、双连耳杯、漆豆、漆盒等。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其中的漆木器纹饰特征、铜印章符号特征与2000年成都商业街船棺葬出土的同类器物特征非常接近。同时,出土的双连耳杯,为全国首次发现。专家推测,它可能是新人共饮合欢酒的专用杯子。

这么多高规格随葬品,墓主究竟是何许人?随着人骨鉴定工作的推进,专家推测,墓主或为一名身高1米6、年龄25到40岁的成年女性。

过去成都周边地区发现的船棺葬多为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极少,此次发掘填补了这一空白。从金沙遗址、商业街船棺葬、青白江双元村春秋战国墓群,到蒲江战国船棺墓群,由此使商周时期至战国晚期的古蜀文明形成序列,进一步揭开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为研究古代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生活丧葬习俗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间的交融等提供了重要研究资料。

青白江区相继发现了三星村商周遗址、包家梁子汉墓群、弥牟镇汉墓群、成都二绕战国古墓群,特别是三星村商周遗址的发现将青白江和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联系到了一起。这次双元村春秋战国时期墓葬群的发现,再一次将青白江与古蜀国开明王朝的蜀王家族联系到了一起,为古蜀文明的变迁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青白江区历史脉络将更加清晰。

原创文章 请勿转载:http://www.hongmiaozi.com/toutiao/107.html
感谢您浏览成都老吴公墓网!
互动热线:183 283 29737